【完稿於2008年3月31日】
 
【chngyh廢言】這是一篇墊檔文章。因為我希望四月底之前能把論文趕完,最近不太有時間寫東西。但是又不忍心讓大家只有無聊的戰績表看,所以從破倉庫拿了這篇內容和本站主題有沾到一點邊的文章,還請大家見諒。
 
今年共有四位日籍投手前往MLB挑戰,分別是道奇的黑田博樹、印地安人的小林雅英、皇家的藪田安彥、以及遊騎兵的福盛和男。日本投手在MLB的優勢、可能面臨的問題、突破困境的解決之道,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也算是相當地清晰。懂得觀察這些項目,對於了解一名日本投手前往MLB的發展性,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美日調整法的差異
 
美日職棒的投手調整方式,存在許多的差異,包括原始思考邏輯的不同。黑田博樹前往美國,正好可以和松坂大輔作為對照,探討兩種調整法的合適性。
 
去年松坂雖然繳出及格的成績,但是中間的過程並不順遂。當表現不佳時,他常利用跑步和多練投等方法調整,可惜似乎沒有效果。尤其到球季末段,不穩的狀況反而更加嚴重。由於松坂進入職棒時的恩師東尾修,是講求先發完投的老式作風監督。因此他學習到的調整方式,是日職的古典作法。原始的發想是培養足夠的體能和肌耐力,就可應付實戰的需要。這種想法正確與否,目前在日本也常被拿出來討論。
 
黑田則是另一種路線。廣島在2006年聘請之洋監督Marty Brown,完全使用西方的作法。早先在廣島也是學習古典日式作法的黑田,經過兩年的摸索,決定完全改採美式風格。據黑田表示,最初對於球數限制、練投不能太久等規定,的確不適應且抱持懷疑態度。但後來發現這樣的方法,讓他到後半季還能表現愈來愈好。於是開始相信其優點,並完全採用。
 
原本就以美式方法調整,讓黑田也可以很快融入MLB的環境。如果他能夠拿出好表現,今後日本投手想在MLB順利發展,提早採用美式調整法,將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使用球差異與球種適應性
 
所有的日本投手到MLB都會面臨一個困擾,就是使用球的不同。MLB的球比日職稍大,表面皮革較滑,縫線也較高。打算前往MLB的投手,都會先利用MLB的球練習,但馬上會遇到另一個問題。由於球的材質差異,過去擅用的武器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必須更改投球習慣。
 
齋藤隆和岡島秀樹便是好例子。齋藤的滑球因為縫線高,產生更大的效果。因此他在MLB擔任終結者的必殺招,並非在日職時的指叉球,而是滑球。岡島由於球皮滑,拿手的曲球投不好,過去少投的變速球反倒效果奇佳。於是他的配球模式,也由幅度變化改為時間差變化。
 
球種方面,日職流行的縱向系球路,如指叉球和縱向滑球,面對MLB的打者向來有不錯的效果。另一方面,會變化的直球系球路,如切球和二縫線速球,常是日本投手需學習的新球種。事實上,愈來愈多日職球員將切球作為主要武器,二縫線速球則相當接近日職所謂的噴射球。
 
今年前往美國的四位投手,在球種上都算有先天的優勢。黑田的主要球路便是指叉球、滑球、噴射球,能否掌握好在日本較少投的切球,被認為是值得觀察的項目之一。小林原本就是以噴射球作為武器的投手,近年縱向滑球的使用頻率升高。藪田的配球習慣是以指叉球面對右打者、變速球面對左打者,完全採縱向和時間差的變化。福盛在日本時,有接近一半的比率是使用指叉球,他的四縫線速球也有些許的位移。
 
他們到MLB之後的球路是否產生差異,配球是否有變化,同樣是可以注意的地方。
 
 
控球是生命線
 
曾在MLB闖蕩多年的長谷川滋利表示,MLB對於日本投手最為讚許之處,就在於控球。這也是近年各隊大舉挖角日籍中繼後援投手的主因。日籍投手由於控球較佳,普遍來說四壞球比例較低。因此領先的比賽不容易搞砸,落後時不會讓分數再被拉開。
 
實際上,不只是中繼後援投手,控球能力同樣深刻影響著前往MLB的先發型投手。松坂到美國之後,變化球比例忽然大幅增加,背後的原因之一,便是速球的控制不佳。無法將速球正確地塞在好球帶邊緣,投得太甜又只有挨轟的份,所以只好增加變化球的數目,採取誘騙打者的方法。井川慶又是更明顯的例子。幾乎每次登板都被打爆,今年得要在3A迎接開幕,同樣是因為控球太差導致。
 
雖然近代日職投手的球速不斷提升,這點的確符合世界的潮流,也增加了選手前往MLB發展的本錢。然而光憑球速,面對MLB等級的打者,絕對是不夠的。這時,決定日籍投手命運的,又會回到控球能力這項基本價值。
 
 
今後日本球員挑戰MLB的數量,相信只會有增無減。注意上述的要件,不只對球員準備前往美國相當重要,球迷從旁觀察時,同樣可以作為評鑑的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