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 Sanchez 主投 6 2/3 局用了95 球(61 個好球、44 個壞球),僅被敲出 2 支零星安打,4 次三振、4 個保送,無失分。D-Backs 的先發 Dan Haren 表現其實更精彩,但對方打擊也更烙賽 XD


 

D-Backs Steven Drew 換下去後整個打線都是右打者,所以這場 Sanchez 只投了兩個人次的左打(4 球),所以這場並沒有使用太多的滑球,而曲球更是半顆都沒投。

 

下圖把 ball into play ball 扣除只列出揮空率(Swing Strike)、被判好球率(Called Strike)和被敲界外球比率(Foul%),也就是把包含野手守備和投壞球的因子拿開,這樣更能看出投手的球能直接帶給打者的「威脅性」。 


 

 

與第一場相比,Sanchez 在最能看出投手本身解決打者能力*的的揮空率這一項數據雖然稍微降低(10% : 14.3%),但總合揮空率、被判好球率和被敲界外球比率則比前場先發更優(58.9% : 47.3%)。 


 

這場 Sanchez 的平均球速是比前場稍慢,最快的兩球 92.9 MPH 都出現在第一局,60 球以後球速開始下降,但和前 60 球來比並沒有下降太多,而全場 4-Seamer 仍有 90MPH 均速。 


 

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所謂 PitFX 指的是一顆從投手投出的球到捕手手套裡,球因旋轉、空氣流速或濕度等等的條件造成「球的實際的路線」與「理論上的拋物線」之間的差異。而 pfx_Z 為高低差,pfx_X 則為水平差。

 

比如說當一位投手投出四縫線快速球時,因球急速地逆時針旋轉而讓棒球上方的壓力較小而產生一定的浮力**而讓球下降的速度減緩,所以當球通過本壘板上方時會與原本打者預期的位置來得較高,這時就容易使打者揮空或打到球的下半部而變成高飛球了。

 

不妨把 pfx_Z 想成球路的垂直移位的尾勁,pfx_X 則為水平移位的尾勁。若還不懂的話可以參考 Whither 兄的這篇文章 




 

由上圖可見 Jonathan Sanchez 的速球有著左投手特有的尾勁很會往右打者的內角方向跑,也就是 X 座標正數的方向,數字愈大代表移位的愈多。這場他的 pfx_X 平均為 7.43pfx_Z 則為 10.00

 

另外 gameday 有紀錄 Sanchez 這場投了 4 顆二縫線速球(綠色標注),但從位移與球速上來看那應該僅是變速球或失投的變速球。

 

Sanchez 的滑球並非像一般投手會往反向路徑來走,而是會往左打者的內側來鑽,並且還帶有相當幅度往下掉的尾勁。

 

沒時間整理,但用這小樣本來看其實個人直覺認為 Sanchez 也未必要畏懼對右打者投他這顆滑球,可以試著用滑球來攻擊右打者的外側看看或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 不管是任何野手守備亦或是被判好球,都有夾雜各項人為因素,只有揮空是完全不受除了打者或投手以外其他人的影響。

** 不論投手投出的球有多快的旋轉,都不足以產生讓一顆棒球的重量真正往上飄的力量。也就是說所謂 rising fastball 僅是減緩球往下掉的視線上錯覺。
*** 廣告時間:若想做技安隊一日 GM 的請勞駕至 http://blog.yam.com/dorapark/article/20472590 參與投票 XD

 

Jonathan:「靠我來止敗吧!」/A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opin1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