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寫日本棒球文章已經十五年,這是第一次談到日職誕生前,曾經出現的職棒球團。拜訪洲崎球場遺址後,我的下個目標是另一座二次大戰前曾經存在的短命球場,芝浦球場。在欣賞球場遺跡現在的狀況之前,首先當然要介紹使用這個球場的球隊,也是日本第一個職棒球團,通稱為芝浦協會的日本運動協會。

 

早期日本的棒球發展,是以學生棒球為中心,特別是大學棒球最受歡迎。但是當時學生棒球的明星選手,經常受光環矇蔽,以致荒廢課業甚至出現行為不檢的事件。為了改善這個狀況,早稻田大學的校友河野安通志,找了大學時的隊友押川清和橋戶信,在1920年創設日本運動協會。河野的想法是,組織一個職業球團,作為學生球員的模範,從而達到淨化學生棒球的效果。協會設立的地點在芝浦,因此也稱為芝浦協會。

 

芝浦協會的三位創始者,其實大有來頭,而且後來都被選進日職名人堂。河野(1884-1946)據說是日本第一位學會揮臂式投球和配球緩急的投手。芝浦協會結束後,晚年還協助創立名古屋(中日前身)和後樂園鷲(單一聯盟時代消滅球團)。野球博物館內的二次大戰前發行之棒球書籍,幾乎都是他的私人收藏。押川(1881-1944)也是名古屋和後樂園鷲的共同創設者之一。橋戶(1879-1936)據說是大學球界的傳統對決「早慶戰」(早稻田大學對慶應大學)的發起者,當時他還是大學生。後來擔任新聞記者,參與過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現名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俗稱夏季甲子園)籌辦。後來又鼓吹舉辦都市對抗野球大會,就是目前社會人球界最重要的比賽,俗稱的都市對抗賽。都市對抗賽的MVP稱為橋戶賞,便是以他命名。

 

1921年,日本運動協會專用的芝浦球場建設完成,同時甄選了14位球員,年齡在1427歲。可惜當時對於職業球團的評價較低,完全沒有大學的球員前來參加甄選。另外,由於河野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模範球團,他把人格特質當作最重要的選拔標準,用面試的方式挑選。球團創立的第一年完全沒有安排比賽,反倒像是開設補習班,教導球員數學、英文、會計等科目。因為河野認為,這個球團的成員,必須具備大學程度的學識,才能獲得認同。

 

經過近一年的集訓,1922年終於開始和大學或社會人球隊進行比賽。1923年則和第二支職棒隊天勝野球團進行了三場比賽,取得二勝一敗的成績。可惜該年9月發生關東大地震,芝浦球場被徵收作為救援物資的放置場,無法再進行比賽。之後發現政府當局並沒有歸還球場的打算,於是無奈地在1924年初宣佈解散。至於天勝野球團則是因為辦公室和用具在震災中燒毀,變成自然消滅。

 

不過芝浦協會的故事還沒結束。阪急社長小林一三聽說芝浦協會解散,於是決定出資協助經營,並將球隊搬到關西的寶塚。於是原本解散的協會再度站起,改名為寶塚運動協會,史料上則通稱是日本的第三支職業球隊。小林的構想是聯合鐵道公司成立一個職棒聯盟,創設寶塚協會是他的第一步。可惜後來日本爆發金融危機,亦沒有後續成立的職棒隊,因此寶塚協會苦撐了五年後,在1929年宣告解散。寶塚協會之後的下一個職棒球團,便是1934年的大日本東京野球俱樂部(巨人前身),中間又經歷了五年的空白。

 

接下來就要談到目前球場遺址的狀況。不過我必須先承認,我不確定找到的地方就是芝浦球場的遺址,而且出錯的機會非常大。我是從日本的資料查到當年球場的地址,再去搜尋可能的位置,結果竟然發現了一座球場,稱為埠頭少年野球場。根據史料,芝浦球場的左外野全壘打牆外就是東京灣。但是歷經數十年來的填海造陸,現在看到的地址已經和海岸線有一段距離。所以大家不妨當作是東京某個角落的少年野球場參觀之旅。

 

前往可能是芝浦球場遺址的最快方式,是搭乘來往於新橋和台場的百合海鷗號到芝浦埠頭站。從車站西口走下地面層,稍微往回走就可以看到周邊地圖。少年野球場距離車站並不遠,直走到第一個叉路左轉,再走到第二個路口就可以看到。

 

(百合海鷗的芝浦埠頭站。位在高速道路下方,只有東、西兩個出口)

DSCN7605.JPG 

 

(從西口下來很快可以找到這個地圖。偏上方的紅色方塊是目前位置,中央的綠色就是目的地了。這張地圖的北方是左邊)

DSCN7609.JPG 

 

(沿著百合海鷗的路線先往回走,到第一個路口再左轉)

DSCN7608.JPG 

 

(左轉之後再走到第二個路口,就可以看到左邊對面有球場的護網)

DSCN7611.JPG 

 

或許因為是少年野球場的關係,場地感覺特別狹窄。後來查資料才發現,中外野距離只有75公尺,兩側才60公尺。相較於芝浦球場留下的資料,中間約125公尺,兩側90公尺,少了一大截。不過神奇的是,這個小球場竟然有夜間照明設備,而且平時還可作為壘球場使用。場內的設備讓我覺得最有趣的,則是投手板有三個,放置壘包的區域也特別大。可想而知,這是為了提供不同年齡層的比賽使用而做的設計。

 

(走到球場旁邊,全壘打牆外就是人行道)

DSCN7615.JPG 

 

(儘管是少年野球場,牛棚仍然是有模有樣)

DSCN7620.JPG 

 

(從旁邊的小路往球場正面的方向走。左邊那排樹的內側就是上圖的牛棚)

DSCN7622.JPG 

 

(球場的正面,不知道的話可能真會以為是一間公共廁所吧)

DSCN7623.JPG 

 

(很長而且有三個投手板的投手丘。不過也只有最遠的那個投手板的位置可以稱為丘,其他都在平面)

DSCN7627.JPG 

 

(同樣特別長的一壘區。不過平常沒有擺壘包在上面,不知道是否使用者得自己帶)

DSCN7629.JPG 

 

(旁邊的公園廣場上,還有像是帆船的遊樂設施。其實玩的小朋友不少,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完全沒人的時候)

DSCN7637.JPG 

 

其實到現在,我都記不起當時為什麼會靈機一動,想尋找芝浦球場的遺跡。或許是因為看到史料時,覺得非常贊同河野創建芝浦協會的理念吧?很可惜當年的社會並不適於設立職棒,又很倒楣地遇上關東大地震,使得他的理想無法實現。

 

我真的很感慨,有人想做對的事,連老天都不幫忙。近百年後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有一群人拼命在犯錯,大環境卻想盡辦法要他們茍活下去。職棒球團乃至於聯盟的存廢,應該都要靠市場機制。做不好的就該垮台,如果真的有根基、有商機的話,隨即就會有人重起爐灶。放眼美國和日本的職棒發展史,均曾發生過類似的案例,也因此造就了現在強盛的MLB和日職。但是,有個地方卻能輕易違反自然法則,而且有嚴重健忘症和被虐待狂的市場,不斷包庇縱容卻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奇怪,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寶塚協會解散後,球員的去向。多位優秀的選手,後來還是被網羅進日職,或是轉到社會人球隊。至於不再打棒球的選手,幾乎都靠著當年在芝浦協會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在阪急集團順利謀得職位。河野的革命雖然失敗,但他的理念到現在仍然值得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