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一段今日中國時報的報導:

「2012賀寶芙全國少棒錦標賽記者會別開生面,昨天首度搬到北市木柵動物園舉行,有人建議下一屆主辦地點移師故宮,雖不失為好主意,惟經由調查,昨來自全國的12支少棒隊約20%球員都首次造訪木柵動物園,難得到此一遊,卻只『轉身』看到動物園入口處的紅鶴,連就近的無尾熊都沒見上一面就匆匆離去(因為比賽今天登場),不僅辜負了木柵動物園園長金世謙的盛邀美意,就算明年記者會到故宮開辦,小球員又豈能好整以暇地欣賞到國寶『翠玉白菜』或『肉形石』?」

From:賀寶芙少棒賽今開打-小將忙備戰 遊動物園快閃/2012-06-12 中國時報/吳育光 台北報導

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段話:

■問:為什麼我們的三級棒球從這麼小就這麼重視勝負這件事?

■曾文誠:背後應該有教練的壓力,因為他的工作來自球隊的成績,不過現在保護投手的觀念已經有在提昇了。

From:《SOUL運動生活誌》六月號 P.43

只要是運動比賽應該都會想要「贏」,但台灣的棒球選手從小就因為要「贏」,失去了很多童年。三級棒球職業化的結果讓台灣在此時期國際賽的戰績一直相當突出,但成人以後卻不不見得能表現得更好,而且通常全身都有大大小小的舊傷。

至於怎麼去改善這樣的情況,套用上例同頁鄭錡鴻的話:「我們可以去學習國外球隊的經營方式,在栽培選手方面也可以多參考。重點是基層的保護很重要,基層的保護如果可以做得完善,球員到了高中以後再來接受技術層面的訓練,會栽培出更多好球員。現在基層的球員身材都很好,我們欠缺的是怎麼樣去保護他們。」

希望台灣棒球發展能讓這些小朋友能夠在各方面更健全一些地成長。

(陳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