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工作的地方有扇門正對著西照,上頭貼著一張陳舊的蘋果大海報:那是2011年9月25日,王建民對亞特蘭大勇士投出精彩終結作隔天的海報,上頭的王建民跨出大步,以連續投球動作丟出犀利的伸卡球,感覺很好。

  我還記得之前那扇門上頭貼著的是某位性感女星的泳裝照,就在王建民勝投隔天,公司裡頭幾乎人手一份蘋果日報,大家開開心心地把那位我已經不記得的小姐從窗上請下來,把王建民的海報貼上去,正面反面都貼了。我還記得裡頭寫著「I-rod十月登台變對手」,因為我每天握住門把的時候都會看見這行字。

  當時大家都認為,2012年該是王建民美好的一年,因為2011年底他已經恢復身手,2012理當狀況更佳。

  可是就像I-rod最後沒有來臺灣一樣,王建民的2012年慘淡、黑暗,季初捲入外遇風暴,季中雖有拿勝投,投球內容卻表現不好,年底被國民釋出。

  貼在休息室門口的海報逐漸變黃、變舊,就像臺灣人心中的王建民一樣,大部分的人在記憶中換上另一位臺灣之光陳偉殷,追逐著金鶯的比賽,我看著PTT的CMWang板人氣不再,心裡感觸良多,當鎂光燈散去,留下來的人到底是抱著怎麼樣的心情繼續留下來呢?

  這是2005年曹錦輝的球迷曾經坐過的位置,2012年,輪到王建民的球迷去坐那個位置,而原來他們的位置被陳偉殷的球迷取代。

  當然這些人並不是這麼壁壘分明,或許有三者皆是,或是兼具兩者的人,不過如你所知,坐上差不多的位置,看到的風景總是類似的。

  你看著某些人提到王建民言必稱「大樹哥」,問「無尾熊在哪裡」,就像只要提到曹錦輝一定會有人提起「妮可」和「衝撞」一樣。

  比起曹錦輝來說,王建民的狀況好得多,因為他沒有傻到犯天條,不用去開燒烤、煮牛肉麵,2013年經典賽,他登板投球,帶領中華隊殺出重圍,前進東京。

  終於,那些聲音小一點了,雖然還沒有完全消失,但……終究變小了,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世界,很現實,也很真實,就像叢林一樣,強者勝,弱者敗,贏了就是鎂光燈,輸了就只剩下日光燈。

  經典賽過後,王建民得到了一紙洋基的小聯盟合約。

  我相信他是選擇回到洋基,而不是毫無選擇地回到洋基。回到洋基,或許對王建民來說有一種特別的意義,不經過這樣的儀式,似乎沒辦法證明自己能再次從谷底攀升。可惜即使在3A丟的再好,也沒辦法升上大聯盟。

  終於,他到了藍鳥,6月17日凌晨三點……我不想看比賽,有很多原因,第一個當然是隔天還要上班,第二個則是帶點逃避的心態。

  自從受傷之後,王建民就得到了所謂「一發」的特徵,如果有玩過日系棒球遊戲的人就知道,意思是說投手的失投球會跑到紅中腰帶,在還沒受傷以前王建民以其犀利的伸卡球壓制打者,HR/9在目前生涯最高峰的三年只有0.4~0.5的水準,而受傷之後翻了一倍不止。

  他投球不再是這麼穩健,讓人這麼放心。有時候你會想起那些廣告,王建民用低沉而緩慢的語調-就像他的投球節奏一樣-說著:「我、一球一球投。」

  那時候跟現在有什麼差別?

  差別在一球一球投的下一刻,你不會擔心球會不會飛到warning track或是飛出場外,當他的球剛猛有力的時候,低K/9不是什麼問題,但現在卻變成了問題。打者如果留在一壘,滾地球會帶來雙殺,但是現在卻可能一開始就上二壘。

  不是只想看贏的比賽,而是不想看到他一再跌倒,球迷在這種事情上完全無能為力,而沒有比只能眼睜睜看著你所欣賞、喜愛、支持的對象不停被失敗打擊更痛苦的事情了。

  球迷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卻很殘酷:什麼都做不到。

  我們只能支持、祈禱,希望「東方神秘力量」加持,討論著要不要請出天邪寶寶的進板畫面,然後看著王建民的失投球被一棒打成三分全壘打--就像蔡仲南的球迷只能看著他越蹲越低,卻越投越差一樣。

  於是我躺回床上,想睡卻又翻來覆去,最後決定打開電視,藍鳥還在進攻,比賽是一局下。

  王建民下場的時候天已經有點亮了,過去不太使用的小叉在這次的比賽發揮了極大作用,想起來,小叉這種off-speed的球路原本跟伸卡的出手就蠻相似的。

  我突然想到陳義信,這位臺灣棒球天王在失去了宰制聯盟等級的滑球之後,開始丟變速球,改變投球型態的他成功開啟生涯的另一段旅程。

  或許失去並不是什麼壞事,如同吾友火風說的,真正能長久維持拒壓制力球路的投手並不多,像Randy Johnson或是Roger Clements這樣的投手並不多,威的投手就丟的多,丟的多就容易受傷,受傷就必須重新適應自己。

  也許王建民也是如此吧,他開始重新適應新的自己,而我,把遲了一天才印出來的大海報貼到公司的門上。

  相隔631天,王建民再次投出讓人滿懷希望的一場比賽,感覺很好,真的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ppy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