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想,覺得畢竟是經典賽,四年前小有榮幸可以在媒體席的現場貼近這場賽事,如果要說這場賽事是改變我人生的其中一個關鍵,確實可以這麼說,所以還是對它有些情感在的。
 
1-JcKgfO3E76Ct-x3gnrJBLQ.jpeg
圖片來源:THE RINGER

  可是這屆賽事,確實很難讓人提得起勁全心關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一個理由(現在不用做當時的工作了),賽前就知道各隊強弱不均也是一個理由,更大的理由可能就是如這篇刊載在《The Ringer》上的文章〈Americans Are Dominating the WBC — but They Don’t Play for the U.S.〉所言:美國(或者大聯盟系統)體系的球員,正在主宰著WBC。
 
  我相信會關注小弟拙筆的老大都是理性、就事論事、不喜歡漫罵的球迷,所以有些事我就直說了。

  有在看球或是平常本來就有在關注大聯盟賽事的朋友們,可能對於目前WBC的小組賽況不會感到「太過意外」(當然,不意外跟失望是兩件事,畢竟還是有微小的希望的),以色列和荷蘭的參賽名單幾乎一攤開就會讓你覺得特別硬,我們求都求不來的「有大聯盟經歷」球星,他們隨便就半隊以上都是,更別提那些現役、也許不是主宰型明星,但畢竟已在大聯盟證明自己的球員,加上實際看過他們跟韓國的比賽,細節和內容都會讓你發現,要贏他們必須像上屆賽事我們打日本隊一樣,不要做錯太多事情、發揮90%以上的戰力,所以本來我們在小組出線的機會就是不大高的(如果再加上組隊和訓練的問題,就更複雜了).......
 
  勝算不高是一回事,怎麼把比賽打好是另一回事,但我其實不會太怪罪中華隊,這邊就先不討論中華隊的問題了(我想外面會有很多文章在講這個,不缺我這個湊熱鬧的)。
 
  我跟一個朋友在昨天聊到另一個問題:大聯盟主辦的WBC賽事,為了增強各隊的競爭力而大舉開放大聯盟球員「認祖歸宗」,是不是意外造成了沒料想到的後果:大家都在只是大聯盟一二三四五軍陪打的隊伍,比到最後只剩大聯盟內戰?
 
  其實上屆賽事最後就有點這種感覺,從「特別黑」的荷蘭隊爆冷打敗古巴隊、晉級最後四強後,除了公認職棒成熟度很高的日本職棒之外,其餘三隊幾乎都是大聯盟球員多數為主力的球隊。
 
  而到了這屆更誇張,不論台、韓球探都有提及,以色列過往在世界棒壇的排名根本不值一顧,可是這屆賽事因應寬鬆的歸化法(以色列本身的歸化法令也很寬鬆),造成該隊幾乎全隊都是「美國出生」的猶太人在比賽,講真的很多人堅持要叫他們是「黑馬」、「爆冷」,我是怎麼聽怎麼怪,畢竟對這些美國猶太裔選手而言,他們確實是需要贏球、好表現來幫自己贏得下一份工作,但是整體戰力幾乎已是美國隊二軍、美國小聯盟~大聯盟之間的等級,打之前只擔心的是磨合和訓練問題,但戰力上是沒有問題的。
 
  上述的文章連結內有提到幾個問題,其實在〈Americans Are Dominating the WBC — but They Don’t Play for the U.S.〉的文章開頭就說得非常好了:
 
  以色列在2017WBC的開幕首戰就打敗韓國,基本上這已經可以稱為國際體育史上最大的失誤之一,以色列甚至沒有資格參加歐洲12強棒球錦標賽(國際棒總主辦),全國只有一個合乎規格的棒球場,還是美國浸信會在21世紀初建造的,而且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在以色列出生的球員登上大聯盟。
 
  反觀韓國,他們是國際聲譽極高的棒球團隊,贏過奧運金牌、WBC也曾證明過自己,可是最後因為陣容中沒有像以色列有「韓裔美國人」的助陣(中華隊、日本隊也是,但日本目前拜小組所賜,看起來還不至於要擔心這個問題),文章作者寫道:「韓國隊並不是輸給以色列,他們輸給了美國猶太人隊。」,當以色列再以15-7痛宰 Chinese Taipei 之後,作者表示這證明了一件事:「在以色列推廣棒球的最好辦法,就是別讓以色列本地人加入國家隊。」
 
  多麼的諷刺。
 
  由國際棒總主辦的賽事中,以色列隊只能由以色列人組隊,這也是他們的世界排名僅有41名的原因;可是WBC由大聯盟主辦,放寬的認定標準造成這支「以色列隊」全隊只有兩個人曾代表以色列參加非WBC的國際賽,分別是擁有以色列父母、本人在加州出生並在道奇小聯盟打球的 Dean Kremer,以及38歲的以色列投手 Shlomo Lipetz。
 
  有關以色列的歸化認定也相當寬鬆,除了你是以色列人後裔、猶太人之外,只要你皈依猶太教,跟他們有共同的信仰,你也可以成為「以色列人」,因此造成現在這支WBC以色列隊最大的公約數,是宗教。
 
  球員 Cody Decker 說:「我從小到大打的棒球隊,從來沒有一隊有超過三個以上的猶太小孩在隊上。」,對此他特別珍惜這次的經典賽經歷,因為這種機會非常難得。
 
  事實上如果以色列隊夠積極、運作更完整的話,他們甚至還可以讓 Ryan Braun(父親是以色列人)、Danny Valencia(猶太古巴人)、Joc Pederson、Ian Kinsler、Alex Bregman 等人都加入,不過他們已經擁有 Ike Davis 和抗韓王牌 Jason Marquis,總是該知足一點。
 
  但還是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大聯盟舉辦WBC賽事的目的是宣傳和推廣(大聯盟)棒球,所以當他們決定讓大聯盟一二三四五軍都在世界各地的分組揚威時,是否直接壓縮了其他地區的職棒隊伍參賽的空間?這個答案可能已經非常清楚了.....
 
  原本我認為日職、韓職還有與其一拼的可能(事實上,我覺得韓國隊本屆賽事打得並不算差,但真的就是沒發揮好),而我們......平心而論,第一戰對以色列真的滿多檢討空間的,不是說不能輸,但我覺得我們應該還可以更好一些,機會當然不能說全然沒有(上屆不就贏了荷蘭隊?),但場場都是硬仗是必然的,至於因應國內開放球員市場後而戰力大損的古巴隊,本來在本屆賽事就被評為青黃不接,戰力跟往年難以相提並論,難以對其他有大聯盟體系撐腰的隊伍造成威脅。
 
  總歸還是那句話,勝與敗並不是運動賽場的全部,我一直以來也不是一個很在意勝敗的人(看支持球隊就知道了......),其實只要能投入這項運動、在其中找到樂趣、享受比賽當下,我想這就足夠了,不論成與敗,至少我們能夠參與其中。
 
  可是回到我們的,像以色列隊這樣的隊伍,他們的人民是真心像我們這樣心繫比賽、為每一球而緊張、喝采、全國總動員、大家都在討論,一起留下一個深刻的記憶嗎?
 
  現代棒球世界的樣子,好像慢慢變了。
 

文:泰瑞克斯
圖片來源:THE RINGER
資料來源:Americans Are Dominating the WBC — but They Don’t Play for the U.S.
延伸閱讀:中華隊東京經典賽──誰,才該鞠躬?
     經典賽中韓之戰──感動,並不因勝負而打折

加入粉絲團,每天一起玩:糙米蟲與世界的狂想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terryex 泰瑞克斯 MLB WBC
    全站熱搜

    泰瑞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