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問題不是排名下降,而是檢討總在排名後〉中曾提及的「高中生打棒球鄰長報警驅趕」這一新聞持續受到關注,不管是打球的高中生,還是趕人的鄰長,都持續發表聲明捍衛自己的立場。總得來說我認為這是好事,有討論就有關注,總勝過吵一下就過去,然後問題繼續在那邊好。(雖然討論到最後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蘋果新聞 趕中一中學生打棒球被罵 鄰長激動堅持不退讓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228/1305585/

 

  不過在台灣,只要有稍微真正打過棒壘球的,幾乎都有遭遇過類似的狀況。雖然打球的人之中,也不乏真的白目到在不適合的地方丟球揮棒,導致打傷人或打壞東西的意外,但也有更多是遭到偏見對待,明明都已經找好足夠的空地,也有注意現場環境適不適合,卻還是一拿球出來就被禁止驅離的情況發生。

  為何只是打個球,在台灣會居然如此困難?原因自然有很多,不過我想就我自身經驗提出其中一個原因,那就是:全民對棒球的認知不足。

  我這理指的「不足」,不是說甚麼不懂王柏融為何可以連續四成受到關注這類球迷的專業話題,也不是指沒在關注棒球,幾乎不認識現役有哪些選手的非常態性球迷,甚至也不是好壞球怎麼看,安打怎麼看這種規則上的問題。而是棒球最基本的:一個人丟球打擊,球怎麼丟,怎麼飛,球棒怎麼揮,被打到球會怎麼飛這類,最初始的認知就不足了。

  舉個例子吧,今天有個人在籃球場,自己練投藍、上籃,有任何人會因為站在籃球場旁邊,就覺得「哇好危險,他在那邊投籃可能會打到我,或上籃會撞到我」嗎?我想現在許多公園,即使籃球場都有人佔場殺的火熱,一旁的民眾還是若無其事地慢跑、做操,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摸過籃球,打過一兩下,知道球有重量,不好控也丟不遠,你在旁邊也不用擔心會被打到。

  可是棒壘球會,很多一般人看到有人在丟球,都以為對方像鈴木一朗那樣一出手就毀滅地球,就像陳金鋒一樣能把球從東京打到北京一般,所以才會有如看到連續殺人犯似的報警抓人。這其一的原因就代表在台灣,真的好好摸過球,知道怎麼丟的人太少。人們會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進而衍伸出偏見,棒球亦然。

  而我自己也曾在另外的場合,深深體會過台灣一般人對棒球無知到如何嚴重的程度:那時國小在推行泡棉製,即使砸到人也不太會痛的安全版棒球「樂樂棒球」。我曾經和人有去國小帶過樂樂棒球的營隊,就碰到兩件很扯的事:

  第一件事當時學校是有班際比賽的,然而有個班級他們的球棒壞光光。一問才知道,他們老師開給他們的練習方式,是拿球棒「打柱子」。嗯,就是打柱子,對著柱子猛揮狂揮,打到球棒通通壞掉,不要問我為什麼老師覺得打柱子有用,我也很想知道。

  第二件事,是在比賽的時候。比賽是在戶外操場的躲避球場,就剛好用躲避球半場的方格線當內野,於是進攻方除了上場打擊的小朋友以外,其他人都沿著距離邊線幾步的距離排好,隨時等輪到自己上場。此時一位老師正好經過,他看到在那邊排隊等的小朋友,馬上面露驚慌,以為他們站在那邊會被球打到,於是指揮小朋友全都到PU跑道的另外一頭,大概離球場好幾公尺外的距離。作比喻的話,就是原先在本壘側後方等上場的次一位打者,被趕到一壘那邊站好的差距。

  然而我自己帶的隊,我當然知道就算叫小朋友全力丟,大部分的小朋友也是丟不了幾公尺。打擊上來講,確實是有幾個體能比較突出的孩子能把球打過整個躲避球場,但打出去的方向也都是往場內飛而不是邊線。就算真的有幾次回傳球暴投或漏接,球飛到滾到等打席的小朋友那邊,他們也會自動閃開(如果要他們撿球是可以撿的,但有交代那是防守球員的事所以不能撿)。最後,再次強調,這是用泡棉製的樂樂棒球,標榜空手傳接也能玩的安全版本棒球,真的要比,我不知道躲避球為何就沒人會這樣小題大作。後來在我們教球的勸說過,她自己又看了一下,發現是自己想太多,才擺平這場騷動。

  連看到樂樂棒球,都有如此誇張的反應,更難怪真球拿出來就以為是殺人凶器了。不過,即使只是樂樂棒球,這趟較下來還是收到了不錯的「棒球知識」教學效果。跟所有嘗試過棒壘球的一般人,小朋也發現即使是簡單的滾地球要接,或電視上看似輕鬆的內野傳球,要穩穩接到傳到,都不是容易的事。後來我們曾帶那個班去桃園球場看球,當時他們連賽前練習,看到那些職業選手每個接起來從容自然,傳球也都準準落入一壘手手套時,不禁嘖嘖稱奇。

  所以陳禹勳感慨「離開棒球場後的城市角落,才是我們輸到脫褲子的地方」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近日我走訪沖繩春訓的各球場,不難看到現場就有小朋友在找空地玩球,甚至我在宜野座(阪神虎基地)和浦添(養樂多基地),都有看過小孩子直接在觀眾席的草皮空曠處傳接球玩,旁人也沒太大動作。玩球的人自己會找合適的地方玩,旁邊的人也知道他們這樣玩不會打擾到自己,這才是別國棒球文化令人稱羨的地方。

  所謂健全的棒球環境,肯定包括絕大多數的民眾對棒球能保持友善的態度。如果大多數的人,一直都處在看到真的球就嚇得半死的無知情況下,直到國際賽才歸位一日球迷湊熱鬧,那自然就看不懂更進階的打好打差,只知道贏球和輸球,而最終養成「贏球才是國球」的偏差觀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科科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