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日本野球 (13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完稿於2007年5月30日,刊登於PASSION六月號】

2007年5月2日,巨人在延長11局以5比3擊敗中日,成為日本職棒史上首支達到5000勝的球隊(3514敗263和)。不論是巨人迷、非巨人迷、甚至是反巨人迷,都必須承認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得靠許多優秀選手的努力方能達成。趁此機會,簡單地為大家回顧巨人隊史上的幾個關鍵時期。


第一黃金期(1936~1943,476勝195敗17和,勝率0.709)

從日職開打的1936年到二次大戰前的1943年,稱為巨人的第一黃金期。1936年春季賽時前往美國遠征並未參加的巨人,回國後經歷夏季賽的慘敗,在藤本定義監督的特訓後,終於贏得秋季賽冠軍。此後又獲得1937年春季和1938年秋季的冠軍。改為單一球季的1939年起,更是取得五連霸。

這段時期巨人的陣容幾乎等於日職明星隊,投手有澤村榮治、Starffin,及後期加入的藤本英雄。野手包括打擊之神川上哲治、首位三冠王中島治康、台灣出身的人間機關車吳昌征、悍馬青田昇、以及組成鐵壁二游的猛牛千葉茂和白石敏男(勝巳)。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7年4月25日,刊登於PASSION五月號】

爭吵了許久之後,今年底選秀的方式終於塵埃落定。因此這回就要為大家簡單介紹日本職棒選秀的發展史。


選秀制度的誕生

日本的選秀制度起源,其實是為了省錢。在自由競爭時代,網羅新人是各球團的主要支出之一。然而多數球團嚴重虧損、經營愈來愈困難,若要簽下優秀的人才,不只弱隊叫苦連天,強隊同樣有問題。

努力想打破這種狀況的西鐵(西武前身)球團代表西亦次郎,偶然間聽到美式足球聯盟NFL的選秀制度,認為可以解決上述問題。於是他便聯合好友,阪急(歐力士前身)球團代表岡野佑,打著「戰力均等化」、「命運共同體」的訴求,向各隊推銷選秀的想法。

最後,連人氣和財力雄厚、較不具經營問題的巨人和阪神,都被他們以「為職棒全體之繁榮著想」的理由說服。1965年7月26日,日本職棒確定將開始實施選秀制度。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7年3月26日,刊登於PASSION四月號】

在日本職棒開幕之際,還有另一項棒球盛事正如火如荼地舉行,那就是高中棒球的甲子園大會。相信不少台灣球迷都知道,甲子園是日本最大的高中棒球賽事,更是每位野球少年的努力目標、許多明星球員的發跡舞台。因此這回便要為大家簡單介紹甲子園是什麼。

統稱為甲子園的高中棒球大賽其實分為兩種。三月底到四月初舉行的是「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俗稱春季甲子園或選拔大會,屬於邀請賽的型式,由每日新聞社主辦。八月份舉行的則是「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俗稱夏季甲子園,由朝日新聞社主辦。由於各都道府縣皆有代表參與,因此又比春季大會更受注意。每到了夏季甲子園的時期,炙熱的太陽下燃燒的青春故事,總讓日本列島為之沸騰。兩個大會除了主辦單位不同,優勝錦旗也有差異。春季的優勝旗是藍紫色,夏季的則是深紅色。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7年1月30日,刊登於PASSION二月號】


由於西武球團和INVOICE公司解除命名權的合約,並轉賣給Goodwill集團。因此從今年起,西武巨蛋和二軍再度更名,成為Goodwill巨蛋和Goodwill隊【註】。

販賣各種的命名權,在MLB等歐美各國的職業運動經營上,已經是廣為流傳的賺錢方式,但是在日本仍屬於起步階段。以下便簡單介紹日本職棒販賣命名權的歷史與現況。


古早時代就出現賣隊名現象

其實在日職成立之初,就已經有類似販賣命名權的案例,是接近由贊助商掛名作活廣告的型式登場。最早是在1937年,國民新聞社所擁有的大東京軍因為資金不足,故由獅王牙膏出錢贊助,隊名也改為LION(獅王)軍。雖然1937年春季賽結束後,球團便轉賣給在大阪經營纖維公司田村駒商店的田村駒治郎,但直到1940年獅王牙膏取消贊助為止,仍以獅王為隊名。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ngyh廢言】我又開奇怪的單元了!顧名思義,這個單元就是放任何雜七雜八的文章用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雜七雜八的文章呢?因為我發現電腦裏面有很多寫完之後沒地方放的東西,所以乾脆集結在一齊囉!這篇文章雖然說是日本職棒史,但主力還是集中在戰前到兩聯盟分立的時段,其他包括球隊合併、制度變化等,我原本打算另外寫在各球團的歷史故事,或是其他相關討論當中。不過隊史部分,目前也只有寫完橫濱隊而已。


早在1920年,日本便誕生了第一支職業棒球隊,名為「日本運動協會」。1924年由於關東大地震,該隊搬家至關西地區,並改名為「寶塚運動協會」。可惜因為經營仍舊困難,最後在1929年宣告解散。

現今日本職棒之歷史,則是由1934年成立的「大日本東京野球俱樂部」開始。1935年這支球隊前往美國遠征,途中更名為「Tokyo Giants」,返國後稱為東京巨人軍,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巨人隊。

由於當時日本各地掀起棒球熱潮,巨人的創辦人正力松太郎也認為,必須有競爭對手才能維持職業棒球,便力邀各地企業經營職棒隊。於是在1935年底,大阪Tiger(虎)首先誕生。隔年初,又有名古屋、東京Senators(參議員)、阪急、大東京、名古屋金「魚虎」陸續成立,七隊並於2月5日舉辦「日本職業棒球創立總會」,日本職棒正式跨出第一步。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7年9月3日東京時間19時10分7秒,後樂園球場(現東京巨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一顆小白球以優美的弧線消失在夜空之中,這是一支貨真價實全壘打,擊出這支全壘打的是讀賣巨人隊的王貞治選手,這是他生涯第756支全壘打...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月25日
 
西武獅調查委員會召開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會議。會後並向球團社長兼老闆代理太田秀和提出最終報告書。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7年3月5日,刊登於PASSION三月號】
 
這回的日職圖書室要介紹的是許多球迷也相當熟悉的年鑑類書籍。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年鑑不是記錄前一年球季發生的事,怎麼會到新球季都快開打了才介紹呢?當然是有道理的。


 
記錄年鑑的真正用途
 
在日本和台灣最廣為流通的記錄年鑑,當屬BBM出版的「日本職業棒球記錄年鑑Baseball Record Book」。這一系列的年鑑很好認,白色的書皮加上封面是兩聯盟MVP和新人王的照片,厚度很像一本字典。每年固定是在12月初出版,台灣大概1月初就能入手。很多喜歡看日本職棒的台灣球迷,就算不是每年收集,仍然會買一兩本作參考。
 
不過事實上,日本職棒的年鑑有兩種。BBM的是民間版,另外還有由日本職棒機構發行的版本,稱為「職業棒球公式記錄集Official Baseball Guide」。這本官方版的年鑑比BBM的版本小,但是價位卻比較高。通常是在2月之後才會出版,但是在日本也不容易找,得在大型書店甚至東京巨蛋的野球博物館才保證買得到。當然,在台灣就更為稀少,甚至趨近於零。
 
兩個版本的名鑑雖然都是收錄前一年的資料為主,但是標示的都是下個球季的年份。許多球迷朋友為此感到困惑。其實這是因為此種書籍原本的目的是用來「鑑古知今」。從年鑑中了解去年的對戰狀況,甚至歷史記錄等資料,可以在觀賞新球季的動態時,作為參考。
 
事實上,各球團在每年球季也會贈送給相關媒體所謂的「媒體手冊」。上面會記載球隊去年的戰績、投打對決的詳細結果、球團的歷史記錄等,方便媒體在轉播球賽和報導消息時用來參考。這就是一種單隊的記錄年鑑。如果從這個角度想,就更容易了解為什麼2006年的成績,卻是用2007年為名出版。附帶一提,有些球隊也會把媒體手冊對外發售。像是在橫濱隊稱為Media Book的手冊就可以在官方商店買到。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年底,日本職棒「化外之地」,無任何一支職棒球隊駐紮的四國島,由前西武名將石毛宏典成立了一個新的獨立聯盟:四國島聯盟(Shikoku Island League),一般稱四國聯盟。四國島有四個縣:愛媛、香川、高知以及德島,剛好一縣一球隊,由當地居民票選隊名後決定為愛媛Mandarin Pirates(柑橘海盜)、香川Olive Guyners(橄欖強者)、高知Fighting Dogs(鬥犬)及德島Indigo Socks(藍染襪)。

這些隊名以及吉祥物都與當地的關係相結合,如愛媛產橘子,當年盤據於此的海盜勢力強大,因此吉祥物便是一個人頭上頂了橘子,而海盜成了隊名,至於香川則是當地盛產橄欖,而Guyner(ガイナー)在當地的方言意思為「強大」,所以用來當隊名。



四國聯盟成立之初的經營方式採用類似台灣大聯盟的中央集權式,由石毛宏典成立ILBJ公司(株式會社)經營管理,資本額三億四千萬日圓,但是在2006年各球隊法人化成為獨立球團。每隊每季進行九十場,共計一百八十場的例行賽,通常是在週末以及假日進行,從四月打到十月。四國聯盟一開始成立的理念就不以與日本野球機構,即日本職棒(NPB)競爭,反而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當地盛產棒球選手,卻無任何一支職棒球隊,因此成立一個獨立的職棒聯盟讓希望未來成為職棒選手的球員可以繼續棒球路,並且在選擇的選手上以年輕選手為主,因此入團選秀只限17至24歲的選手參加,如松土反大輔的弟弟,畢業於法政大學的松土反恭平本來也是投手,後來手投壞了改練內野,也參加了四國聯盟,被分配到愛媛柑橘海盜隊。

日本方面先告一段落,回頭來看看台灣吧!

1997年開打的台灣大聯盟,起因於中信與聲寶加盟中華職棒的爭議與年代及緯來職棒轉播權利金的糾紛,中華職棒對台灣大聯盟當然少不了惡意的攻訐與嘲弄其競技水準,台灣大聯盟也怨不得人,因為挖角人家的明星選手,不論手段正不正當或契約是否真的可以不定存續期限,總是會讓被挖的球團不爽,所以中華職棒只好三不五時就要批評一下那魯灣比賽水準低、送票破壞「大環境」,兩個和尚沒水喝等等。

不過「大環境」真的是那魯灣搞壞的嗎?當然不是!

眾所周知的,在1996年中,台灣職棒在成立第七年的時候爆發了第一次的簽賭放水案,並牽連爾後時報鷹、三商虎及味全龍解散,但是聯盟當時的處理不當及自清失敗(找大魔王宣示絕沒放水白癡才會相信),造成職棒景氣在遭受重創後向下探底。因為中華聯盟無法挽回球迷的信心,在球迷不來看中華職棒的情況下,只好希望球迷也不要進場看台灣大聯盟的比賽,因此採行兩敗俱傷的策略,看誰「比較會撐」。

因此,根本就是因為職棒球員放水、兩聯盟惡鬥把大環境搞爛,而不是台灣大聯盟單方面的問題。當然,在許多球迷心目中崇高又偉大的中華職棒,是不可能因為這麼低級的理由去幹這麼低級的事的,可惜,雖然這個謊言早已被戳破,但是都已經被戳這麼多次了,那再戳一次我想也是無所謂。

中華聯盟攻擊台灣大聯盟的競技水準低,其實自己也高不了多少,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兩聯盟的選手都來自於同樣一個養成環境,因此會有多大的落差,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的。(況且,當時陳建村等人所構築起來的競技水準又有多高了?)既然中華職棒如此地「不屑」台灣大聯盟,又何必在1996年9月16日台灣大聯盟舉辦招商會時派「間諜」到場蒐集情報?(而且還被抓包!)再者,當時中華職棒原本規定單場同時最多可有三名洋將在場上比賽,而台灣大聯盟規定四名洋將也遭到中華聯盟的攻擊,球迷也一面倒地取笑,結果過沒多久,中華職棒就以「提升比賽水準」為理由,將洋將放寬為四名。

2001年台北世界盃,中華隊在季軍戰靠著助拳人陳金鋒發威打爆日本派出來的「業餘投手」須田喜照獲得第三名後,兩聯盟合併的聲浪又大了起來,當時的台灣大聯盟秘書長袁定文不愧是見過世面的人,認為兩聯盟不必貿然合併,也不必為了合併而合併,而要先以「合作」開始,如舉辦交流比賽、明星賽及兩聯盟總冠軍戰作為熱身,不過遭到自認正統的中華職棒嚴詞拒絕,認為台灣大聯盟在賽制與水準方面都無法相提並論,因此對於明星賽或是總冠軍戰「沒有這個必要」。不過應該感到奇怪的是,如果中華職棒認為台灣大聯盟的水準遠不如己,是否更應該積極鼓吹類似比賽,一舉擊潰台灣大聯盟,粉碎球迷對於兩聯盟水準差異的謠言,以此穩固自己台灣職棒界龍頭老大的地位?撒謊的中華職棒當然不敢,不然哪一天自己整天說給球迷聽的謊話被自己給戳破了,那是多麼難堪的事啊?

中華職棒對於台灣大聯盟的畏懼,當然不止於明星賽或是總冠軍戰,忘了是97還98年,移師到屏東進行春訓的味全龍,原本有意找同樣在屏東春訓的那魯灣某球隊進行友誼賽,結果消息一見報,馬上就被聯盟否決。到了兩聯盟合併的2003年,2月22日的官辦熱身賽,由兄弟出戰太陽,歷史性的第一場「交流試合」,那魯灣系統的太陽在兩支全壘打的助威下以6:3擊敗二連霸的兄弟象,球迷的藉口當然是「太陽是合併後的聯軍」,不過可別忘了,兄弟可是派洋投(中入伸)先發!賽後總教練林易增還講出大逆不道的言論「太陽比想像中強」,大概這就是造成他三年後被拔掉總教練的原因之一吧,畢竟馬上就秋後算帳並無法顯出兄弟球團的風度。

兩聯盟的惡鬥,導致整個市場的萎縮,在沒有把餅做大的情況下,也難怪後來的La new老闆決定投身職棒,會說出職棒產值一年不到十億太少,至少要再大十倍這種誅九族的話,畢竟中華職棒可是草創了十幾年,而且還不知道要草創多久。

再回到日本。

日本職棒在四國聯盟宣布要成立的時候,或許真的是因為競技水準的不同,或許是因為經營者格局的不同,或許是因為已經不在草創期了,不但沒有攻訐、嘲笑,反而採取積極合作的態度,不斷派出二軍與四國聯盟球隊交流比賽,除了練兵,還有觀察誰是可塑的新星。2005年底,日本職棒開會通過成立「育成選手」以及「研修生」制度,育成選手透過育成選秀選入以往在選秀會上落選的選手,有保障年薪,可於二軍出賽但不可於一軍出賽,若欲於一軍出賽則須於六月底前登錄(與外國人同),研修生則類似台灣的練習生,沒有保障年薪,不可於一、二軍出賽,要出賽也是得透過正式的選秀程序。四國聯盟愛媛柑橘海盜隊的外野手中谷翼於2005年12月12日與日本職棒廣島鯉魚隊簽約,成為鯉魚軍團的育成選手,算是為自己的職業球員生涯邁進了一大步。

再反過來看台灣呢?






gr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月4日
 
西武獅調查委員會發佈中間報告,引發更驚人餘波。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月2日
 
實行委員會通過根來代理提出的仲裁案。確認今年將廢除希望名額,但仍維持分離制度。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ngyh廢言在先】
 
隔了很久才把橫濱這則消息登出來,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以為是我偏心,橫濱出事故意不講?不過,了解我的個性的人應該都知道我不會這樣做吧!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同時對照官方消息的「選秀改革」(持續更新中)之資訊】
 
3月9日
 
下午5點40分,西武球團在琦玉縣所澤市的球團事務所召開緊急記者會,由球團社長兼老闆代理太田秀和主持。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16日
 
日本職棒和業餘球界的代表召開協商會議。業餘球界除了強烈要求廢除希望名額,也對於選秀合併舉行可能產生的問題和解決之道進行確認。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月9日
 
西武裏金事件爆發。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月7日
 
職業棒球實行委員會所屬的選秀制度檢討委員會,在沖繩縣那霸市內召集十二球團的球探部門負責人。針對至去年為止試辦兩年的分離選秀是否有問題,聽取建言。不少代表認為比過去的方式更具透明性和公平性。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人隊球團代表清武英利宣佈,以培養球員為目的,由育成選手和二軍東區聯盟的年輕球員所組成之球隊,定名為「FUTURES」(未來)。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7年1月30日,刊登於PASSION二月號】

自從1990年代後半,野茂英雄敲開了日本選手前進MLB的大門,不只眾多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前往棒球的最高殿堂挑戰。同時,媒體也將大量的MLB相關資訊帶進日本,更新或改變了許多舊觀念,促成近十年來日職在各方面的大幅進步。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6年12月26日,刊登於PASSION一月號】

前次介紹過棒球雜誌社(BBM)之後,這次要介紹的是他們出版的日本職棒權威級雜誌——週刊棒球。


週刊棒球誕生於1958年,已經陪著日本球迷走過近半個世紀。目前官方公佈的發行量是每期約28萬冊。週刊棒球不只對於球迷而言是最能深入日職世界的雜誌,也是許多選手必讀的刊物。養樂多的古田敦也兼任監督,過去上綜藝節目時,曾被問到每個星期必看的雜誌,他的答案便是週刊棒球。軟體銀行的王貞治監督以及阪神的星野仙一高級顧問也都曾表示過,他們是被週刊棒球一路培育至今的。週刊棒球之於日本職棒的地位,不言而喻。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稿於2006年11月23日,刊登於PASSION十二月號】

【chngyh廢言】這篇文章在開頭提到野球界雜誌和BBM的源起時,我寫得有點小冒險。由於野球界雜誌留下來可以參考的相關資料不多了,我採用的是日本維基百科的說法。事實上,我的手邊有其他的資料寫著野球界的出版社不是恒文社,這點我還在想辦法查證中。另外,因為BBM的位置離東京巨蛋很近,所以我在這邊的文章結尾補了一個【後記】,幫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去。這段因為篇幅關係,寫雜誌時我刪掉了,不過在這邊讓它復活。有興趣的球迷朋友可以趁著去東京旅遊或看球時,順路前往「朝聖」喔!

chngy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