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華職棒 (30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肯米(kenmy)

經過先前幾天牛隊教練團全改組後,興農牛球團最後終於決定,將劉榮華重新招回球隊,這也是劉榮華生涯第三度回鍋興農牛隊擔任總教練一職,並不令人意外,只是在劉榮華歸隊後,我想老牛迷們應該都可以猜的出來其餘教練團的分布為何了。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就在高層改組後,來自日本的正田樹也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透漏了離開興農牛的不捨,來台兩年表現不錯的情況下,被牛隊解約後,能回到日本繼續發展嗎?是個未定數,但可以知道的是,這次教練團改組後,來自日本的投手或教練團們,幾乎都全軍覆沒離開球隊。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隊亞運兩度輸給韓國隊,衛冕金牌失敗後,日前棒協祕書長表示:「如果郭泓志、王建民等旅外球員可以回來效力,勝算會高許多,但徵召不順,很遺憾。」是啊!如果中華隊這次能徵招到陳偉殷和郭泓志,對韓國隊的時候,陳偉殷先發,郭泓志後援,如果他們兩個狀況又都調整的不錯,打線也能搶下關鍵幾分,中華隊確實有可能擊敗韓國隊。

 

但我只想簡單問幾個問題:「如果是這樣,就算中華隊贏了又如何?」「贏了就能代表台灣整體棒球實力比韓國強嗎?」 

 

中華隊想徵招的郭泓志和陳偉殷畢竟是美日棒球體系下養成的球員,他們可以代表台灣出賽,但不等於台灣的基礎棒球實力。因此,就算贏了,對方也不會信服,贏了也不代表台灣整體的棒球實力就比較高。

  

2006年經典賽,韓國隊打入四強,當時許多人歸因於韓國隊徵招到七位上過大聯盟的球員。不過,近年韓國球員逐漸淡出大聯盟舞台,目前表現較佳的僅剩秋信守一人,幾位歸國的如徐在應等人表現也不如預期。因此,像是去年經典賽韓國隊就比較缺乏旅美球員的助陣,回來的旅外球員也只有秋信守和旅日的林昌勇。雖然如此,近年重要國際賽事如奧運和經典賽等,韓國隊幾以韓職球員為主力,但中華隊對上韓國隊依舊是打得相當吃力,為什麼呢?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韓職球員戰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語,尤其近年韓職進步又特別快速。

  

2003年亞錦賽和2006年亞運,雖然中華隊擊敗以韓職菁英為主的韓國隊,但以比賽內容來看,如果拿掉大批回來助陣的旅外球員,讓兩國職棒球員正面對戰,中華隊還能打贏韓國嗎?這恐怕得打個大問號了。這兩場敗戰,韓國人不但不服,反而視為恥辱,為什麼?原因就在韓國人覺得他們的職棒比我們強、大環境比我們好,這是個事實,這也是近年韓國對台灣棒球懷有優越感的主因。

 

 

其實,20年前國內中華職棒成立之初,當時國外有些專家對中職的評價並不輸韓職,但發展至今,韓職水平不但領先中職,而且近年差距有拉大的趨勢,為什麼?

  

我們回顧台韓兩國職棒的發展過程,就可以找到答案,也可以發現韓國棒球的進步絕非枉然。

  

韓國職棒在1982年成立,在成立後的第8年(1989年)就開始辦二軍做扎根的動作,中華職棒則是在去年才完成了每隊都有二軍的基本雛形,足足晚了韓職20年,而且二軍每隊的球員跟教練配置都還處於不完備的狀態。

  

在1998和1999兩年,韓國職棒出現兩項重大的變革:98年韓職開始引進洋將,隔年自由球員制正式上路。

  

雖然韓職的洋將開放晚了中職8年,開放之初也曾派人到中職觀摩,但發展卻相當平穩。現今韓職洋將的待遇已經大幅超越中職,在較好的薪資待遇下,中職球團往往抵擋不住韓職的洋將挖角,韓職許多洋將也都有不錯的背景資歷。

 

 

另外,在實施自由球員制後,韓職球員的薪資水平逐步上揚。韓職本土球員的平均薪資從10多年前一度落後給中職,到現在韓職平均薪資領先中職的幅度正在擴大,而且跟中職不同的是,韓職重新簽約的球員還可以再領一筆簽約金,有些明星球員取得FA後,簽約金甚至可以達到台幣千萬之譜,這讓雙方差距更形明顯。諷刺的是,促進韓職發展的1997到99年的關鍵期,中華職棒卻陷在假球的風暴之中。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韓國職棒不論是制度面和軟硬體設施都已趨於建全,近年韓國職棒展現的戰力也相當驚人。2008年的北京奧運和09年的經典賽,幾以韓職球員為主體的韓國隊,先在08年以全勝之姿,拿下京奧金牌;去年在賽事層級更高的經典賽,也打入冠軍戰,最後獲得亞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在奧運和經典賽中,韓國隊和以日職明星球員為主的日本隊7次交手裡,韓國隊一共拿下4勝,展現與日本隊分庭抗禮的棒球實力,贏得日人尊敬。

 

 

反觀國內中華職棒,這十多年來最大的問題是簽賭、假球案不斷。近年除了今年較為平靜外,07到09年國內職棒假球案幾乎是每年一爆,歷來的假球案也不知帶走了多少優秀球員。相較下,韓國職棒卻是一次假球案都沒爆發過,光是一點,雙方就高下立判。再來,國內職棒許多球團過去一直抱著守舊、想省錢而不肯變革的思維,辦二軍拖了再拖,主客場制也無法確實落實,制度面的部分像是自由球員制和球員最低薪資保障等措施,也都在去年爆發假球案後才勉強做起,而這些韓國職棒卻是早就落實。

  

其實,國內職棒球員也不是不堪一擊,在06年和08年亞洲職棒大賽,獅熊兩隊的球員也展現了相當的戰力,預賽都擊敗韓職代表隊,打入亞職冠軍戰,最後對日職代表隊也都只是小輸。雖然球團組織與經營規模上,獅熊兩隊都不如日韓球團,但卻打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這說明了,國內職棒也有不少不錯的球員,只是沒相對的大環境持續支持,在基礎不夠穩固的情況下,導致每年參賽成績起起伏伏,落差非常大,實令人感慨的了。

 

 

我們不得不說,韓國就是個非常好的範本。近年韓國光以韓職球員,就打得日本心驚膽跳、讓台灣狼狽不堪,決策者可否想過問題所在?台灣如果真的想贏得日韓尊敬、證明自己,就得從根本做起,解決國內職棒的問題,像韓國一樣建全職棒環境、提升職棒實力,做到不依賴旅外球員就能打出成績,而不是只寄望在國際賽徵招到大牌旅外球員回來助陣。

  

說穿了,徵招旅外球員助陣只是個治標的手段,何況現在中華隊就算徵招到大批旅外球員也不見得打得贏韓國隊。因此,台灣棒球若想在亞洲立足,還是得回歸根本面,確實面對國內職棒的各項問題。

 

 

本文發表於聯合新聞網

Xav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中華職棒在1日有三位球員報名選秀,分別為業餘界的廖文揚,林琨笙以及被紅襪釋出的陳家駒報名參加月底的新人選秀會。其中廖文揚,林琨笙是可供及需及戰力的球員,適合急需戰力的熊象兩隊立刻補強。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穎

本季被波士頓紅襪隊解約的旅美捕手陳家駒,確定將投入中華職棒選秀。

1989年出生的陳家駒今年21歲,投打習慣右投左打,2007年加盟波士頓紅襪隊,2008年開始在小聯盟出賽,三個球季以來共出賽64場比賽,最高階層達到短期1A,三個球季下來平均打擊率僅有0.198。

目前仍未解決兵役問題的陳家駒,由於具有吳鳳科技大學的學籍,因此應該可以循黃志祥、張耿豪的模式,以役男球員的身份投入中華職棒。本季曾進行左手手指手術的他,最想加入的球隊是兄弟象隊或La new熊隊。

陳家駒是繼增菘瑋後,今年度第二位表達投入中華職棒年度選秀之意的前旅外球員,目前包括郭嚴文、鄭錡鴻等前旅外球員,也有機會投入今年的職棒選秀,看來本季的中華職棒年度選秀,將掀起一股濃濃的「海歸潮」。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自從工會成立後,許多人都想知道工會到底替球員幫忙什麼,但其實反過來講,工會能幫的事情很多,這次由工會幫忙牽線的邀請美國職棒大聯盟克利夫蘭印地安人的5位教練來台替8支青棒球隊的球員與教練作訓練營,且時間從11月29日至12月6日共7天的青棒菁英訓練營,藉由引進美國的訓練課程與系統來協助基層棒球發展。這樣的舉動不僅讓基層棒球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懷,也將更先進的技術及方法在未來的日子上,給予球員更多的協助。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最近興農牛頻頻改組,繼球員釋出後,原先一軍教練團除了羅松永之外,全部撤換,對於一個想奪冠兩年卻無法得到目標的球隊來說,是該調整沒錯,但整組教練團全部撤換的大動作,不免讓人覺得是想要真正徹底的改頭換面,還是在清算原本的教練團及球迷(的信心)呢。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今年二月受邀請來台繼續職業生涯的高津臣吾,在牛隊換新頭頭後,果然因為年輕化的處理而在26號解約,結束了在牛隊後援的戰力,若依照中華職棒聯盟洋將條款規定,兩年後才能回台效力的情形下,以目前42歲的他而言應該不會繼續留在台灣效力,只能說牛隊放走了這位即戰力,明年的後援又要陷入告急的情況。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田/台灣台北】

中華棒球隊在本屆亞運雖獲得銀牌,不過大家似乎沒有很開心,畢竟對韓國兩場比賽表現都不佳,沖淡了奪牌的喜悅。棒協秘書長林宗成表示:「我們技不如人,確實有段差距。」體委會主委戴遐齡也表示,南韓實力太強,她肯定中華隊的努力,體委會可以接受銀牌。

pro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經過球員大調動後,在24日興農牛球團也將原總教練徐生明放到二軍擔任培訓年輕球員的總教練,原副領隊劉志昇另有生涯規劃而離去,至於誰是一軍總教練對牛隊來說,是決定明年戰力發揮的主要關鍵,但為何會將帶兵經驗豐富的徐生明換掉,換至二軍的調度是怎麼回事?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在19日是聯盟最後釋出的最後時刻,興農牛選擇與五位球員解約,讓他們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只是在解約名單中,興農牛又再度將兩位捕手解約,捕手戰力不足的情況下,還有這個實力解約球員嗎?目前狀況不明朗的情況下,就連領隊也在23日出現大變動,將由楊家班第三代楊仁佑接領隊。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擁有極佳LD打擊天份、梅洛克欽點「熊隊第五棒」的打者,變成一個只會打滾地、最後被釋出的選手,張民諺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一直很想寫一寫那種很像天下或是商周的文章開頭,成果就是上面那個樣子。不過不提這個,我們來談談張民諺的血。

  經過這幾年簽賭案的洗禮,我不知道記得當年外野三小熊、勝石傳說的熊迷還剩下多少,如果你還記得,那很好,如果你不記得,沒關係,我們來回憶一下張民諺的故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是張民諺的生涯數據:

年度 PA AVG SLG OBP
2004 110(3) .225(2) .255(3) .259(3)
2005 250(1) .251(2) .316(2) .294(2)
2006 19 .222 .389 .263
2007 32 .161 .258 .188
2008 41 .222 .333 .282
2009 40 .406 .563 .525
2010 156 .210 .225 .268

  括號裡面的數字,是張民諺當初在三個人之中排行的位置。如果按照這張表看起來,張民諺會搶輸曾豪駒簡直是不可思議,問題是,張民諺有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個是他選球不好。選球不好算是一個致命傷,他的SO/BB比一直不是很好看,其次,張民諺出不了牆,他的TB雖然比曾豪駒高,但是曾豪駒在2004年就生涯首轟,張民諺直到被冷凍的2006年才打出生涯首轟。

  話說到這邊,好像張民諺被擠掉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職棒場上適者生存,季不如人就該被擠掉--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張民諺在加入La new起,就一直備受期待,最主要的因素是,即使到了現在,La new仍然缺乏左手強打。兄弟有陳冠任(好吧,不算大砲,但是打擊率夠高)、統一有潘武雄、興農有林益全,早一點還有謝佳賢。假如說La new有一個左手強打,2007年的總冠軍賽恐怕結果會有很戲劇性的變化。

  雖然是這樣說,但是張民諺的右打選球卻比較好(理由不清楚,聽說是他的左眼看的比較清楚?),假如說早些放棄把張民諺養成兩打,固定左打或右打,也許張民諺可以練出一點東西來,問題是,等他天份被浪費完了,教練團才真真要他固定左打,那時候已經說什麼都來不及了。

  張民諺的養成過程暴露了La new這一群本土教練一直以來的幾個問題,從而這些問題也複製到張民諺之後的幾個年輕選手,如黃小偉、蔣智聰、林智平等人的身上。

  其一:La new這群教練對年輕選手毫無耐心。

  張民諺只算是養了一年半就丟掉了,當然假如你要說其他兩個人「覺醒」(應該說break through,就是養出來了,但是我覺得即使是曾豪駒,也算是近幾年才真的出來),所以把張民諺扔了,那我也只能說,當時La new雖說是三個外野手,但是好歹也要準備4th OF,可惜看起來是毫無考慮這個可能性,就把張民諺扔二軍冰箱,要是有要4th OF的時候,寧可叫工具人來工具一下,也不讓年輕選手多練練。

  張民諺1981年生,2005年還正是可以養成的年紀就被扔進冰箱,這幾年來,La new對於年輕選手幾乎都是這樣,先大量的給PA,但是也沒給夠,覺得沒效果就扔冰箱,冰到壞掉了再拿出來解凍(比如說今年把張民諺拿出來解凍),那時候早就來不及了。

  按照這種養法,即使是陳該發,大概也沒辦法變成有兩次完全打擊的陳該發(陳該發的生涯被三振數一半集中在生涯前三年),因為可能在第二年的時候就因為太容易被三振打擊率太低被丟冰箱了。

  其二:La new的教練團對年輕選手的未來毫無想像。

  對於一個年輕選手最重要的就是對他未來的想像。又換言之就是要找到他在球隊裡面的定位,張民諺先是被叫去練兩打,不成又固定左打,一陣子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又叫他兩打,最後再固定左打的時候,已經是整組壞光了。假如說La new教練團評估張民諺真的適合左打,那就該早點固定,假如說認為外野沒他的位置要他轉3B,也該早點讓他轉,而不是突然叫他轉轉看,這實在不像是對他的未來有任何想像,感覺比較像是哪裡有洞往哪裡塞。

  至於順便練捕手,我得說,在La new假如有人被叫去額外練捕手,那意思就是La new差不多要把他丟了。胡進夫當年要被釋出以前也當過一陣子捕手。

  其三:La new的本土教練群對打者幾乎毫無養成能力。

  所謂的「養成」這件事情,不是塞PA給打者就算了,年輕選手進到職棒之後,天份好一點的給他PA,自然就會長出個樣子,台灣選手都有不錯的潛能,即使是余進德給他足夠的PA以後,他也有一陣子打的不錯。

  假使說對張民諺生涯有印象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張民諺狀況好的時候什麼球都打得到,他看球就跟西瓜一樣大,問題是,狀況差的時候他還是照著狀況好的時候看球就揮,配上他很糟糕的選球,自然成績就一路滑到谷底。然而La new的教練團對此毫無對策,就看著張民諺爛到底之後,便將他扔進冰箱找一下一個愛。這種態度的最近一個受害者,叫做林智平。

  說真的,雖然說每個Prosepct不見得都能長出來,即使是大聯盟也辦不到。

  但是張民諺的故事活生生血淋淋就是La new熊(現在也許該叫La new不是熊,人家都說要把熊換掉了)新秀養成的一個縮影,換個名字,差不多的流程,一次又一次。

  假如說La new的經營高層繼續覺得這群人行,要繼續用,那我也不能講什麼,只能說,進La new的年輕球員請自求多福,看La new的球迷請增進自己的忍耐功力,如果又看到這種事情,不要覺得意外,因為故事總是這樣的。

  熊隊的教練團,真的能夠洗洗手,說「這個人的血歸給他自己」然後就擺脫張民諺養壞的責任嗎?

  也許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給了足夠的機會也說不定吧,也許,天曉得。

Geppy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早上,LaNew放出了今年第一波的釋出名單,名單內共有三位選手,分別是黃龍義(OF)、李風華(RP)、潘忠韋(1B)。雖說是早上,但這篇文章被網友發現的時間大概是半夜的事情。並不是要刻意按指什麼,只是這個時候應該大部分的人都在休息了吧?

 

    就個人事前猜測,黃龍義被釋出並不是一件讓我很意外的事情。在那之前,先來看看黃龍義歷年的成績:

年度

出賽

打數

安打

打點

全壘

三振

四死

打率

2003

91

248

56

20

1

76

26

.226

2004

87

316

76

21

10

78

33

.241

2005

91

366

112

37

8

71

26

.306

2006

86

315

85

35

3

73

21

.270

2007

99

384

108

41

12

65

40

.281

2008

98

413

127

57

12

78

45

.308

2009

83

259

59

31

9

54

33

.228

2010

54

126

23

12

1

42

41

.183

(資料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如果要談到這位球員,可以從他青棒時期的連續打席全壘打談起,不過據緯來轉播球賽時,主播曾透漏黃龍義不是很喜歡一直被提到這件事情。黃龍義在中華職棒期間,曾經拿下兩次最佳九人,三次外野金手套,多次在首局首打席轟出全壘打,也曾在2008年球季時打出單季40支二壘安打,追平前統一外籍選手林克的記錄。黃龍義的第一個生涯年,出現在2005年,那年也是外籍打擊教練梅洛克在LaNew指教的一年,第二次的生涯年則出現在2008年球季,該年度黃龍義一度在安打上領先各家球員,但北京奧運前後黃龍義隨即陷入一段不小的低潮,安打王的寶座也因此被超越。之後黃龍義的狀況就越來越差,到了今年出賽數也是生涯最少,打擊率也是新低。

 

    09年開始,詹智堯加盟熊隊,而鍾承佑在08年的出賽後,09年也逐漸站穩LaNew的外野,加上原本陣中就有曾豪駒、左打的蔡建偉、張民諺、石彥緯、新秀何信賢等人,熊隊的外野可以說是很擁擠,加上鍾承佑、詹智堯現階段可以算是熊隊外野的固定人選,因此外野已呈現五搶一的狀況。儘管熊隊外野有部分球員轉練內野,但考量到穩定性的問題,因此他們大多還是在外野出賽。而黃龍義在成績每況愈下的情況,一度被下放二軍,之後雖順利升上一軍,但打擊火力似乎也沒有過去來的兇猛,這可能是被釋出的原因。

 

    而李風華一樣,先看歷年成績好了。

年度

出賽數

局數

防禦率

2003

47

83.1

3.96

2004

39

93.1

4.3339

2005

42

81.2

2.976

2006

33

55.0

2.945

2007

37

64.1

2.238

2008

47

63.2

2.827

2009

30

28.1

6.035

2010

33

33.1

2.58

 

    以熊隊歷年的使用狀況來看,其實大部分都是把他放在中繼的位置上,但在第一金剛時期他也偶有先發的狀況。對於李風華早期的出賽情形,其實我沒有太多的印象,僅對於中後期被緯來主播徐展元封為「天天華」這個稱號有印象。而李風華的成績自2008年之後便大幅下降,原因不外乎是長期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勢問題。而0910球季裡,球隊補進了耿伯軒、許銘倢、曾兆豪等中繼主力,這也讓李風華能順理成章的下二軍調整休養,也分掉了過去李風華在中繼的局數。

 

    儘管李風華以中繼出名,但他的歷年中繼數最多只到十次,自然與中繼王獎項無緣。而李風華會被釋出的原因,除了今年所謂的「米耿豪」之外,今年初簽下的陳正達、曾保羅、季末簽下的蕭宇奇、郭駿傑、林家瑋,以及預定簽下的李居冠等人,或許是球團考量能夠填補中繼戰力的原因。儘管今年賽事中,教練團對於米耿豪的使用程度非常之高

 

   而潘忠韋,大家熟知的除了他的「強振揮棒」之外,還有他的夫人─前主播劉秀萍。不過他會有這樣的揮棒動作,據悉是因為他要自我保護,避免身上的傷勢更嚴重。

 

年度

出賽

打數

安打

打點

全壘

三振

四死

打率

2003

90

309

86

24

1

64

22

.278

2004

66

225

57

29

8

47

17

.253

2005

88

335

103

59

12

60

27

.307

2006

100

380

105

46

8

62

24

.276

2007

43

156

37

21

2

23

5

.237

2008

76

233

67

45

6

51

17

.288

2009

110

291

81

40

8

74

29

.278

2010

54

143

32

23

1

31

6

.224

 

    潘忠韋在中華職棒聯盟時期,守備位置皆在一壘,曾在中華職棒十七年拿過一壘手金手套獎、最佳十人一壘手獎,而他的生涯年也出現在2005年梅洛克執教時期,但潘忠韋也因為傷勢的關係打打停停,也間接影響了自己的表現。

 

    在熊隊面臨換主場、改名之際,球團又釋出了三位元老級球員,不知道是否可以解讀為「球團營造新氣象」的一種做法?姑且不論釋出球員是否有這樣的意涵,但相信也有不少球迷對於釋出球員感到失望,特別是這是三位從第一金剛時期就在隊上的球員。從成績上考量,黃、潘兩人的成績近幾年是不斷的在下滑,而兩人的年事在「國內棒壇」內或許算是高齡了,以各隊狀況來看,潘忠韋的位置或許不具有太大優勢,而黃龍義的守備功力儘管備受肯定,但各隊的外野都有著一定陣容,或許要進入他隊也有一定難度。而李風華或許還有機會到他隊效力吧?

 

最後,節錄一段新聞,出自中時晚報,2003.12.15

 

劉保佑 有保佑 LA NEW新創舉 保障球員退休出路

    L A NEW高熊隊的球員無後顧之憂,有就業保障?LA NEW總監郭信誠上午表示,董事長劉保佑有讓退休球員自由選擇進入公司就業的構想;LA NEW高熊隊的總教頭人選傾向由外籍教練接手,並於1227日上午 830分高雄西子灣「LA NEW萬人健走」起點上,舉行球團發布會,屆時新教頭也會現身。

    國內經營職棒的企業體還未有安排退職球員進入母企業的例子,倒是剛接手第一金剛隊的知名製鞋企業LA NEW,有了這樣的計劃。

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高熊不再居住在高雄,那會是什麼狀況?」我沒有打錯字,而是好奇。以美國職棒與日本兩個棒球強國來看,這兩個國家的職棒隊伍都有著所謂的屬地主義,美國甚至連職業籃球都有屬地主義存在。球隊要離開當地另外尋求發展,自然有自己的考量,而台灣也將有一支更換主場的球隊。

 

    我無法很明確說出LaNew是不是第一支要換主場的球隊,但我很肯定的是離開高雄當地發展的LaNew,對球迷來說是個讓人很失望的事情。LaNew劉保右董事長從第一金控手中接手以來,便積極規劃、打造球隊,像是認養主場、建立二軍等,也砸下千萬年薪及複數年約簽下陳金鋒,而LaNew的投資也因為劉老闆的付出有了回饋,除了LaNew2006年奪下隊史第一座冠軍外,球迷也在這年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隨著簽賭事件一再爆發,各隊進場球迷都略為減少,而LaNew的主場受影響最大,也間接造成LaNew的出走。

 

    實際上,球團因為利益因素出走算是情有可原,但這次LaNew的離開前做的並不算漂亮。先從職棒21年的LaNew金卡贈品談起,去年的贈品是球員版本風衣或是小折,雖然金卡會員要三千六百大洋,但無論上述哪種贈品相信都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但今年的則是電動牙刷?相比之下,吸引力似乎不這麼強。

 

    另外再談到另一件事情,關於球團領隊的聲明部份。經過連數續年的假球案風波,特別是去年假球案帶走了許多實力人氣兼具的球員之後,相信球迷應該也預測的到,今年進場的球迷會有一定比例的減少,各個球團也可以說是咬牙苦撐。LaNew主場經營多年,雖在去年就已經傳出要出走,但球團仍選擇續留一年,只是今年澄清湖球迷人數銳減,加上各隊在桃園青埔球場的票房令人驚訝之後,球團也開始考慮遷移主場的事宜了。如同前面所說,遷移主場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重點是走的漂不漂亮。LaNew領隊蘇敬軒在新聞媒體採訪時,說了一句「高雄是無情的城市」,並示意LaNew即將要出走高雄另覓主場。這樣的話語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球迷格外珍惜熊隊在高雄的日子,並且積極進場看球挽回球團出走的心意,另一種則是球迷覺得被球團打了一巴掌,進而影響到球迷的進場意願。結果呢?球迷並沒有因此而暴增。至於影響了多少球迷進場的意願,我不知道。

 

    LaNew的搬家啟事,對桃園地區的球迷來說,這也算是生平第一遭。過去沒有棒球場的生活區域,突然多了個棒球場,也多了一之在地球隊,倒也是新鮮。曾有球迷對報章媒體表示:「雖然自己不是LaNew球迷,但桃園球場如果有比賽他也會帶著家人去看。」而對北中部的熊迷來說,稱的上是一個好消息,球迷不用帶著羨慕的眼神望著LaNew在高雄舉辦活動而興嘆。只是桃園球場的人潮可以維持多久?LaNew要如何在新地區行銷?要如何挽回那些被傷害到的高雄球迷?這些都是LaNew將面對的新課題。

 

    如果LaNew球團在說明的時候,能以比較婉轉而正面的溫情攻勢說服球迷,不知道會不會呈現另一種結果?像是:「LaNew在高雄地區耕耘多年,球迷數量也隨著經營時間的增長而有所提升。可惜在職棒整體環境影響下,職棒場內風雨不斷,也影響了球團的收益,也影響了球迷看球的品質。在球團內部幾經考量之下,決定換個環境重新發展,對於長期支持高熊的球迷深感抱歉,也感謝在地鄉親長期的支持,除了給予LaNew球團最實際的支持之外。也給予球員們最大的鼓勵。未來LaNew遷場之後,仍需要您的支持。期望屆時能在球場上看到您為球隊加油的身影。」之類的辭句,讓球迷感受到球團的感謝與用心,或許會比逆向操作的效果來的好。

 

    據傳,LaNew熊隊將更換隊名,換言之LaNew高熊不再是LaNew高熊。會變成什麼動物?其實球迷也議論紛紛。會配合地名改叫桃猿嗎?這個也很難說。

如果真的變成桃園,或許過去LaNew的某活動會被廣泛拿來使用也說不定總之,可以確定的是,這個Blog的背景可能會絕版,而LaNew球團的商品可能也不會再以熊隊的名字販售。期許下個球季,每支球隊都會有一波新氣象。

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肯米(kenmy)

在一片亞運風中,可能有些球迷遺忘了La New在簽新人的情況下,補強了不少的戰力,不受到主場轉移的關係,La New還是花了不少金額簽下四位代訓選手,二投二野的位置也將今年才剛年輕化的野手群更加增添新的面孔。

肯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田/台灣台北】

 

職棒21年年度個人獎揭曉,年度總冠軍兄弟象隊在33個獎項中,拿下包括年度MVP等17個獎項,是今年最大贏家。從去年底殘破的陣容到下半季冠軍,再到連贏四場拿下年度總冠軍,堪稱是兄弟年,振總和守備教練馮勝賢的「防守野球」功不可沒。

pro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穎

旅外球員回台打職棒又添一樁,前旅美投手增菘瑋,決定投入年底的中華職棒選秀。

增菘瑋在2007年投入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一度表現相當的出色,但近年來投球狀況並不理想,在今年春訓期間遭到印地安人隊釋出。今年球季增菘瑋曾經在科羅拉多落磯隊、黃金棒球聯盟Tucson Toros隊和洛杉磯道奇隊輾轉遊走,但最後仍在六月初回到台灣自主訓練。

目前增菘瑋跟正著La new熊隊練球,有傳言說他的最高球速已經回到時速154公里,這樣的球速跟他顛峰時期已經相去不遠。不過這傳言很可能只是誤傳,據了解增菘瑋目前的確和低潮期比起來投球狀況已有改善,但狀況應該還沒有完全回到顛峰。

由於增菘瑋仍然有旅外夢,因此未來他希望能夠和選中他的球隊簽下「旅外條款」,以保留他未來仍能挑戰國外球隊的機會。這位曾經的業餘最佳投手,在旅美數年後回到台灣,來年能夠投出什麼樣的成績,相信球迷們一定都非常有興趣。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5031.JPG 
▲La new熊隊明年將正式進駐桃園國際棒球場。

文:陳穎

La new熊隊今天公布,明年球季將把主球場油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北移到桃園縣桃園國際棒球場,並且將在2011年2月1日正式接手桃園國際棒球場的營運工作。

目前La new熊隊的主場地是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La new熊隊和高雄縣政府所簽下的球場運營合約,將在2011年2月28日到期。由於La new熊隊決定不再續約,因此未來La new熊隊的主場將會是桃園國際棒球場,至於明年球季會在這個球場安排多少場主場比賽,有沒有可能將一些主場比賽排在澄清湖棒球場,目前還不明朗。

本季La new熊隊在高雄縣澄清湖棒球場的主場比賽有34場,平均一場比賽僅有2059名觀眾進場,而在桃園國際棒球場總共有4場主場比賽,平均一場比賽的進場觀眾人數是4570人。雖然本季La new熊隊在桃園國際棒球場的主場比賽不多,平均觀眾人數的參考價值較低,但相較於過去認養澄清湖棒球場一年需要付給高雄縣政府300萬元的權利金,認養桃園國際棒球場一年只需要支付球場營運盈餘的1%,如果未能有盈餘只需要支付30萬元,差距甚大的認養金額也成為La new熊隊北移的一大動力。

2003年12月La new熊隊認養第一金剛隊,會以「熊」來當作吉祥物,是因為「高雄」和「高熊」的諧音關係。因此,La new熊隊搬家到桃園後,也決定更換隊名。所以明年球季中華職棒或許有可能出現:La new桃「猿」、La new飛「雞」隊、La new飛機場隊之類的隊名。話說回來,雖然活力熊是La new企業的吉祥物,非專屬於La new熊隊,但這次La new熊隊更換隊名,不知道牠的工作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44-11.jpg 

振總:「我唯一的信念就是不要被別人看不起。」

連續三年進軍總冠軍賽,兄弟象這次終於叩關成功。不僅擺脫季初的不名譽評價,也大大地為自己爭了一口氣。 

兄弟象歷經去年底的一場巨大風暴,除了透過選秀之外,只能想辦法去尋找別隊不需要的戰力,因此一度被戲稱為雜牌黃衫軍。所幸球團老闆洪瑞河並沒有給他們太大壓力,只希望大家拿出鬥志跟拚勁,原本的目標只定在一週至少一勝。

CP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田/台灣台北】

 

中華職棒今年開放一軍年資滿六年的球員,可以申請成為旅外自由球員,可以到國外打球。今年一共有彭政閔、林智勝兩位強打,以及潘威倫、陽建福兩位強投申請,都是各隊的代表人物。

pro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